为心脑血管疾病减负:徐汇区人工智能医疗院地合作项目启动
2021-01-09

1月7日上午,徐汇区人工智能医疗院地合作项目:AI+影像学的心脑血管疾病“筛查、随访、急救”一体化决策应用启动仪式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隆重举行。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胡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兼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陶敏芳、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凤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科教处长胡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李跃华、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赵俊功、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许永华、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吕奇玮、上海杏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何川、上海友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TO房劬、上海杏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傅琪钲出席启动会和授牌仪式。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脑卒中、冠心病的死亡率也在持续上升,由于人口的老龄化与人口的增长,使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数上升幅度将超过5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心、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此,徐汇区人工智能医疗院地合作项目旨在区内探索一种数字化的、便捷化的上下联动的防治一体模式,从“筛查、随访、急救”等核心诊疗环节形成一张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网络,让群众健康数据“可视化”、疾病筛查“智能化”、临床救治“数字化”。

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胡炳为本次徐汇区人工智能医疗院地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作了开场致辞: “该项目的成立非常契合今年市政府‘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希望依托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医疗赋能模式,基于高精度的算法模型和数据训练集,企业和各医疗机构能够共同打造有价值的心脑血管人工智能影像辅诊产品,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内的心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水平同质化与标准化,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价廉、可及的医疗服务,大大降低患者、家庭、社会的沉重疾病负担。”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陶敏芳向莅临仪式的各位领导及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她指出: “本次项目的成功,依托的是卫健委、科委对人工智能创新的鼓励支持、上海六院、上海八院、徐汇区中心医院、田林社区医院的诊疗技术优势、康复救治优势及慢病管理优势,技术单位复星杏脉及友脉科技的研发实力。相信临床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创新交叉会创造出更高效的心脑血管慢病管理模式,以六院、八院、徐汇区中心医院的影像诊断服务为切入点,与基层全科、康复服务形成优势联动,形成全病程的影像档案,支持慢病患者的日常筛查、定期随访、按需转诊、急救评估,建立起一套心脑血管疾病规范化诊疗评估体系与临床决策支撑平台。”

启动会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李跃华汇报了徐汇区人工智能医疗院地合作项目的相关建设内容。他透露: “我们将利用人工智能及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预测疾病的进展,建立起适宜性筛查评估技术,优化治疗方案。为实现影像诊断与临床防治的无缝衔接提供定量参数,方便临床一线快速决策,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在早期得到预测,落实在一级、二级预防中。同时,建设心脑血管疾病影像学临床科研数据,对心脑血管这类复杂疾病、高难度疾病形成更加可视化的、全量化的深层次的临床研究能力,为徐汇区临床医学科创新、健康产业成果孵化贡献力量。”

上海杏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何川表示: “徐汇区打造的AI应用示范高地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沃土为我们医疗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提供了最佳与实体产业融合的机会。复星杏脉在实现造福全球10亿家庭的健康、快乐、富足生活愿景目标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的挑战,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未来医疗AI发展的广阔空间和潜力。中国有最支持科创发展的政策优势、庞大的人才数量优势、海量的数据优势和丰富的场景应用优势。因此,未来我们将投入最好的科研技术团队,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护城河,坚持以临床应用为出发点进行产品化创新及产业化落地,汇聚复星产业生态资源,打造具有代表示范意义的‘心脑血管疾病筛查、随访、急救’的徐汇模式样板间。”

复星杏脉将持续昂然前行,为AI+影像学的心脑血管疾病“筛查、随访、急救”一体化决策应用项目形成一批优质原创科研成果及创新应用模式,与各医疗合作单位共同推进上海心脑血管防治工作,切实帮助老百姓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负担,让AI更好地服务家庭用户健康生活。